狂欢的“双十一” 为何让人欢喜 又让人忧?

双十一还有4天就要来了,现在随便点开一个网站就是双十一广告,淘宝卖家的手机短信响个不停,预售、满减、能量抵扣等优惠信息不胜其数……然而双十一真的翔铺天盖地的宣传一样便宜到没朋友吗?已经参加了预售的朋友可能会有感受,买完预售发现,双十一当天的竟然比预售还要划算。买一件商品需要凑齐五六种优惠券,并且一不留神还会被虚假低价忽悠,想想也是很心累了!

"8月份沐浴露两瓶120元,现在90元一瓶。""点名某服装品牌女式大衣,今年提前加了购物车,眼睁睁看着它从799元变成了999元!"……一时间,网友纷纷跟帖,晒出"双十一"价格"不降反升"的商家。被网友点名的品牌包括美妆护肤、宠物食品、衣鞋箱包、日用品等品类,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多家知名品牌旗舰店上榜。

除了价格上升,今年"双十一"商家营销或还存在欺诈行为。微博网友"波比爱吃奥利奥"发帖称,某知名消毒液品牌"双十一"预售时悄悄"变脸"优惠限制,为此消费者们自发成立了维权群。

据介绍,该产品10月20日零点开始预售,起初商家宣传前一分钟内拍两件可享第二件0元,未标注其他限制;消费者在60秒内拍完两份定金20元后,经客服回复发现详情页用微小的字体在角落展示且前2000名的字样,并存在任意更改优惠规则的行为。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,先涨价再打折或降价,属于典型的价格欺诈行为。

双十一的虚假降价,维权困难等问题虽已不新鲜,但交易金额却屡创新高,说明这已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。各大电商对于节日的炒作一旦可以做出气氛,就容易形成现象热潮,借营造出的购买气氛来催生假性需求,提供一个社会消费娱乐的宣泄口。

专家建议,商家应诚信守法经营,让购物节彻底告别不合理的低价倾销和虚假促销,同时也应当以更理性、规范的方式开展购物节,并实现线上线下的协调统一,达到分流目的。另外消费者也应理性购物,合理规划消费节奏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分享新闻到
微信朋友圈
扫描后点
右上角分享

0 Comments

Leave a Comment

Ad

Related Posts: